-
壳管式冷凝器的结构
壳管式冷凝器由壳体、管板、水管束、水盖及制冷剂管路接头组成。小型冷凝器的壳体,可用标准尺寸的无缝钢管制造,大型冷凝器的壳体则用钢板焊成。壳体两端焊有管板,管板厚度通常为25或32毫米,板上钻出管孔。水管两端磨光或抛光后分别穿入管板的管孔中,用扩胀法或焊接法与管板连接,并应保证连接处的气密性。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技术文献
-
多水程卧式亮管冷凝器的冷却水避水管应接在什么部位
多水程卧式壳管冷凝器的进水管一定要连接在水盖下部,使温度最低的水和温度最低的制冷剂相汇,这样就利用了逆流传热的优点,可以降低冷凝压力。
目前缺少一种能够减小卧式换热管束中冷凝换热管外冷凝液膜厚度、降低管外冷凝液膜热阻的技术措施。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问答中心
-
冷凝器
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由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制冷剂蒸气经冷凝器释放出热量并液化,以便在制冷系统中再次循环,在小型冷库设计中,有两个热交换器,一个是冷库冷风机,另一个就是冷凝器,两者都是散热的作用,只是用在的地方不一样,在茶叶空调系统中,一般都要求即能制冷又能制热,这时系统里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是相互转换作用的。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技术文献
-
满液式盘管系统
蒸发器下部的盘管中充满液氨,浮球控制膨胀阀把液面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在蒸发器和冷库压缩机之间,有液体分离器捕集夹带在蒸汽中的液滴,并使其流回蒸发器底部。如果在蒸发器盘管里充满了干蒸气,高于液氨丧通过膨胀阀盾立即蒸发,耗尽了它的潜热,所以在盘管里只能靠气体的过热来吸收热运5丽在满液式系统,液氨还保留了潜热。所以,一部分管子充满液氨的盘管此那些充满于蒸气的盘管的吸热能力要高得多,这种系统适用于低温速冻。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技术文献
-
什么是回流冷凝器
由单独一路冷却水或浓溶液冷却。蒸馏塔排出的氨蒸气中有“一小部务被回流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并流回蒸馏塔顶部的塔板。回流冷凝器使进入冷凝器的氨蒸气温度降低,氨的浓度提高”。回流液封管也起着同样的作用,但它是向泡罩塔顶部的塔板供应少量冷凝后的氨液,面不需要单独的冷却管路。这两种系统通到冷凝器的无水氨都仅仅符合工业标准。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问答中心
-
氨制冷系统存在的问题1
冷库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规范制度建立健全,对其安全性要求越来越严格。一九九六年四月、劳动部颁发了《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通知,二OOO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有发布了“工业冷库全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二OO一年颁发的GB50072-2001《冷库设计规范》中对制冷系统中使用管子作为强制性条文规定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技术文献
-
聚乙烯热交换器的技术要求
尺寸1、 直径小于79.375px的管道必须按照ASTM D-3035标准生产,直径与壁厚之比最小为11。2、直径大于等于79.375px的管道必须按照ASTM D-3035标准生产,直径与壁厚之比最小为15.5;或按ASTM D-2447标准生产,记为Schedule 40。如果管道用于垂直热交换器的场合,必须按照ASTM D-3035的标准生产,直径与壁厚之比最小为11。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技术文献
-
地下热交换器设计
地下热交换器设计, 选择热交换器形式,水平(卧式)或垂直(立式)在现场勘测结果的基础上,考虑现场可用地表面积、当地土壤类型以及钻孔费用,确定热交换器采用垂直竖井布置或水平布置方式。尽管水平布置通常是浅层埋管,可采用人工挖掘,初投资一般会便宜些,但它的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并且往往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所以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垂直埋管布置方式。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技术文献
-
冷凝器流量控制
冷凝器流量控制,方法中,阀A 、B为压力调节阀,其中A为进口压力调节阀,B为出口压力调节阀,阀C为单向截止阀。正常工作时,冷凝压力足够高,此时,A开启,B关闭。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板栗冷库中的冷凝温度也会相应的降低,当降到阀A的关闭压力设定值时,阀A 关闭,冷凝器换热管内的制冷剂液体将积聚起来,使得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减小,从而维持冷凝压力。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技术文献
-
维持最低冷凝温度的常用方法
为了保证系统工作在最低冷凝压力以上,或者说使系统维持维持最低冷凝温度,常会使用到以下几种方法:1.铝排管冷库往往使用压力控制阀来控制储罐压力,维持系统排气压力和供液阀的压差;2.变频风扇,即通过变频来改变风扇的转速继而改变风量和冷凝温度。
【查看详情信息】分类:技术文献